1139454614.jpg

遊戲的作者疑似感染了富奸病毒

或專注於周公Online而缺乏完整內容。(如左圖)

急需傳說中的瘋狂惡搞來幫助補完

「你玩我,還是我玩你

- 遊戲芸芸眾生的說法

「沒事做就要玩遊戲

- 玩家遊戲的說法

「沉迷遊戲有益于部的健康發展,一定要沉迷遊戲

- [[]]對偽基百科管理員的說法


遊戲(Game),乃今日全世界演化最為極致化的一種病毒出現在每一個有的角落,因此一般認定兩者之間屬互利共生的關係,其中尤以充滿羅莉阿宅鄉民的地區為是。

一般來說,遊戲普遍寄生在體中,並不定時發作,寄主()會出現歇斯底里、究極腦缺、嚴重四肢失調[1]、無目的的狂笑、百米7秒速度奔跑、看不見無意義爭吵瘋狂拍手畫圈圈等無厘頭等症狀。此外,新一代突變種會一定程度強化手眼協調,眼部視網膜部份,針對電腦螢幕上變幻光影的敏感度尤其會大幅增加。

偽基百科管理員在此提醒,和會使你感染維基毒、幽默感退化維基百科不同,沉迷遊戲和平常多看偽基百科一样,有益于部的健康發展

分類編輯

此一生物分為正常型與突變型,正常型打從創世紀以來就存在,突變型則是資訊革命後新出現的亞種

正常型編輯

為了照顧那些每日在遊戲裏課金過億人民幣或每天花超過24小時玩電腦遊戲導致幽默感退化的人們,維基百科有一個有關遊戲的主題關於:遊戲


正常型是打從創世紀以來就存在的亞種。正常型一般会造成蘿莉蘿莉控癡漢公園學校出現一些類形容為幼稚無聊歇斯底里行為呈現。但一般來說都十分健康清新有活力,偶爾引起降低未來智商的疑慮,但由於類演化過程智商逐代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一般並不強烈要求醫治。反之,感染病毒的幼童更經常受到長輩、癡漢的讚美,直呼可愛、可愛、真是太可愛了

這樣的病毒更經常同補教機構、媽媽幼兒園、以及遊樂場相互串通勾結,上述機構提供良好環境給予此病毒,感染曾經自閉、被動、學習能力極差的失敗種,己身則大力推薦寓教於樂的不實標語,數年前更進一步勾結教育部,使其成功提出快樂學習此類狂豪語,荼毒全檯灣的未來棟樑,進一步將之改造為鄉民

突變型編輯

為了照顧那些每日在遊戲裏課金過億人民幣或每天花超過24小時玩電腦遊戲導致幽默感退化的人們,維基百科有一個有關遊戲的主題關於:電子遊戲


突變型乃二十世紀資訊革命後新生的亞種,與其共生的類,其軀幹發展漸趨遲緩,而手指、眼球則趨於極致,一般來說,此類病毒將使受感染者神經結構巨幅改變,大腦原有的運動皮質區大多轉型為資料處理用途,而剩餘的高達八成被用在手指運動上,原有的31對脊神經有30對改連接手部,原有的反射神經更多半轉型為眼手直接運動神經,形成單向的眼→手部連結。

學生與遊戲編輯

但所以這樣,家長便限制小孩遊戲時間家長限制小孩的遊戲時間也太多了吧。,大多數家長限制小孩的遊戲時間3.1415926小時以下,家長甚至不給小孩玩遊戲那些家長就是怪獸家長。,因爲家長覺得換遊戲會令成績下跌不就是家長是腦殘嗎?。有些家長會使用家長控制程式來限制小孩遊戲時間。(希望小孩能找到方法破解這些家長控制程式)

 
家長控制程式: 熒幕時間已用完

實際上適量遊戲可以極大地幫助解壓,這是所有的家長完完全全都不知道的事。

玩家編輯

絕對不可能是玩家的人編輯

注釋編輯

  1. (這點對新一代突變種不適用,所以一定要多多接觸新一代突變種!)

參見編輯

MediaWiki spam blocked by CleanTalk.